旅游演出等商業演出面臨新的挑戰,其發展模式由于同質化、競爭加劇、市場不景氣等因素而遭受挑戰。如何發展,需要新思路。
“中國商業演出票房首次下滑,未來走勢將更多依靠市場力量?!边@是5月23日在京舉辦的“2014‘演藝北京’劇目交易會與道略(中關村)演藝產業高峰論壇”上,道略演藝產業研究中心咨詢總監毛修炳代表該中心發布《中國商業演出票房報告》時作出的判斷。
以往國內很多商業演出運作有“三大靠山”——政府、企業和旅行社。但現在,政府購買非公共服務演出、企業贊助包場大大消減,旅行社團購演出自新《旅游法》出臺后也越來越規范,這意味著演出商不能再指望“三大靠山”。
“近幾年我國商業演出都保持8%至10%的增長速度,但2013年中國商業演出市場88.26億元的票房規模卻同比下降5.7%,這是近10年來第一次下滑。這個時候靠什么?靠消費,靠觀眾?!泵薇孤实卣f,未來將更多依靠觀眾購買力和消費意愿來推動市場發展,演出機構只有創作符合觀眾需求的好產品,才能贏得市場。
盡管是非官方的研究機構,但道略演藝產業研究中心的分析報告被業界十分認可?!吨袊虡I演出票房報告》顯示,話劇、音樂劇、音樂節等領域逆勢增長——2013年國內話劇演出票房高達7.4億元,同比增長6.5%。話劇演出生態鏈基本形成,已開啟全國產業化發展征程。音樂劇票房收入達2.34億元,體量較小,但增速高達21.7%。經典音樂劇中文版與小制作原創音樂劇促進市場快速發展,但中國音樂劇產業化運作仍有待進一步探索。2013年音樂節票房收入突破3億元,增長44.7%,成為增長最快的演出細分市場,而隨著領先機構行業地位的提升與發展,品牌化、規?;瘜⒊蔀橐魳饭澪磥戆l展趨勢。
而舞蹈、音樂會、戲曲等卻萎縮嚴重——2013年,國內舞蹈商業演出(不含駐場旅游演出)的票房、場次、觀眾數量同比分別下降23%、19%和9%。音樂會市場票房、場次、觀眾數量均出現小幅下滑,下降比例分別為9%、6%和1%。傳統戲曲商業演出市場較小,僅為1.4億元,票房、場次、觀眾數量均出現下降,下滑比例分別為15%、6%和5%,且下滑幅度越來越大。
與此同時,旅游演出、演唱會等陷入發展模式困境——旅游演出市場由于內容同質化、競爭加劇、市場不景氣等因素,較之2012年,2013年旅游演出觀眾數量首次下滑16.5%,急需劇目創作和營銷的創新;全國大型演唱會活動下降34%,票房下降3%,但良好的觀眾基礎使其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,由于目前市場集中度低,面臨巨大的產業整合機會。
一連串的數據發出了新的信號,商業演出的操作慣性被打破,需要新的創新思維和手段迎接市場挑戰。
“我們經營上的考核已經不是場次,而是票房。”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黨委副書記張惠慶說,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今年第一次對社會招聘項目制作人。對制作人而言,無非要找對錢、管好人、做對事,但做好這3件事非常不容易。
“大家通常認為,有了制作人,就等于有了商業模式。但若是脫軌的流程、松散的監管、資源配置浪費、缺乏專業培訓、半途而廢的風險投資,流程再嚴格,劇目一多,就會有執行不到位的問題。所以,制作人并不等于商業模式。”張惠慶擔憂地說。
產業化成熟的旅游演出,現在正面臨嚴峻挑戰。上市后的宋城演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3年來初步完成了全國旅游演藝行業的布局,目前也在思變。宋城演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總監許耀文談了“從旅游演藝到城市演藝”的發展戰略,“我們利用資本市場優勢,盡快通過兼并收購來完善經營結構。城市演藝對宋城來說是一個二次創業的過程,希望城市演藝能夠成為宋城繼旅游演藝之后的第二個增長引擎?!?/p>
“新形勢需要新思路?!币恍┭莩錾滩患s而同地表示,市場瞬息萬變,需要嗅覺靈敏,應勢而動,現在要努力做的是更快更多地培育市場消費群體。
來源:中國文化報